跨越2021,互联网想念2015年
发布时间:2022-06-08 16:56:49 所属栏目:动态 来源:互联网
导读:2021魔幻的一年终于过去了。其中,有太多事情值得铭记,但又太多事情无法言说。 作为离开的2万教培老师之一,吴敏(化名)观看告别会时留言道,非常不舍,但是大势所趋,能做的就是不抱怨站好最后一班岗。不过,此时的她并没有想好下一站该往哪走。 想起刚入
|
2021魔幻的一年终于过去了。其中,有太多事情值得铭记,但又太多事情无法言说。 作为离开的2万教培老师之一,吴敏(化名)观看告别会时留言道,“非常不舍,但是大势所趋,能做的就是不抱怨站好最后一班岗”。不过,此时的她并没有想好下一站该往哪走。 想起刚入职时,在线教育正好赶上新政频频出台,“互联网+教育”一度成为风口,公司2015年的时候,一年之内就完成了2笔全资收购和5笔投资,“那段时间薪资也跟着涨得很快”。 彼时每个人都充满希望。就连高瓴资本的张磊都表示:“教育是永远不需要退出的投资,做教育是最让人有幸福感的投资。” 言犹在耳,曾经的风光却已然不再,这些教培从业者只能“做好以后都不会有这样的工作环境的准备”。 跨过2021,很多人并不知道新的一年里将会有哪些未知的变数,但可以肯定的是,互联网将会永远铭记曾经的黄金年代——2015年。 那一年,创业者面临“大变局” 2021年是后疫情时代的第二个年头,倘若对所有互联网人说一句最扎心的话,无疑是“年尾了,你所在的行业还在(好)吗?” 做教培的,一夜之间行业变天;做社区团购的,团还在,战争已经熄火;做民宿的,在十月一黄金周消失于无形。在线教育、共享充电宝、加密货币、电子烟、旅游……这一年经历大起大落的行业着实有点多,联想到前几天薇娅被禁,全国的网红们犹如惊弓之鸟,这其中要发生变化的可能还要包括直播带货。 而巨头们也经历了极为艰难的一年。华为、联想、阿里、腾讯、百度、美团、滴滴等等我们能想得到的行业巨头和商业巨子,无不深陷某些旋涡,或神秘或热烈。 2015年年初,寒冬泠冽。滴滴、快的内部都感觉到了明显的冷意,优步入华,快车上线,一个月就达到了100万单,同期滴滴打车最巅峰的时候才每个月500万单。程维先是找到了易到的周航,释放合并的意思,但他仅仅是拿易到当个幌子,刺激老对手快的做出反应。 快的虽说年前在阿里的帮持下拉来了软银、老虎基金的巨额融资,可是优步的强势也让其如临大敌。滴滴此时抛过来的问题,终于摆上了台面。 差不多同一时间,姚劲波和梁建章也从当前的行业变化中察觉出危机。 复出不久的梁建章,显然遇到了创业以来的最大难题。 一场合并大战就此徐徐展开。 合并最开始是滴滴和快的推演出的最佳选择。但并非每一次合并都如同滴滴、快的合并那般顺利。2015年外卖行业的烧钱大战进入白热化状态,融资的压力施加在王兴身上,他想要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,可是作为老股东的阿里出于种种因素,反而开始扶持自己的外卖业务,试图从中分一杯羹。 有消息称,当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进入商议时,有投资人曾打电话给饿了么张旭豪,称要撮合美团与饿了么,计划是美团外卖独立出来合并给饿了么,张旭豪喜出望外。之后,美团引腾讯入局,张旭豪终究没有等来这个资本送来的“馅饼”,但阴差阳错之下,最终却也寻到了一个强悍的金主阿里巴巴,得以继续在外卖领域与美团抗衡。 当时梁建章的处境比王兴好不到哪去,因为携程此时不但面对空前激烈的外部竞争,而且公司多年来的安逸让员工多少有些“养尊处优”,携程一度被叫做“养老院”。 虽说攘外必先安内,可在当初的情境下,梁建章不得不两手同时抓,一面重仓无线,一面用价格战搅乱战局。因为品牌优势,降价后携程增量很快,同程、艺龙开始掉量,于是两者谋求合作,试图对抗携程,此时梁建章快马加鞭赶到苏州,找到了同程的吴志祥,要求参股。成功控股同程后,他又比去哪儿更快一步成了艺龙的实际控制人。 控股同城、艺龙,是梁建章掌控全局的关键一步。一来老二、老三即使合并,最大股东还是携程,二来直接形成了对去哪儿的包围之势,令其孤立无援,由此,再谈合并就容易多了。 这一年10月,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,阿里打折出售了美团的股份,没过多久,携程和百度达成了交易,取代后者成为去哪儿的最大股东。 此时的王兴和梁建章,包括更早推动合并的姚劲波、程维,他们都以为一统江湖的时刻到来,未来将成为互联网商业真正的“执子人”,的确,在未来两三年里,虽然互联网难现2015年的热烈场景,但好歹一切都在慢慢朝着他们期望的方向发展。 这不一定是轮回,但他们的确又回到了15年时那样充满挑战和压力的时刻,而这次,后面是机遇还是更多的挑战?却没人知道。 那一年,热钱涌入,遍地都是机会 2015年的市场到底有多热闹?中关村创业大街上,年轻的互联网创业者对着电脑展示一下BP,展望一下烧钱前景,一杯咖啡的功夫就很可能拿到上千万融资。煤老板们也放弃买楼置业,拿着真金白银准备疯狂下注创业项目。 首先引起投资人关注的就是在线教育。2015年6月,百度作业帮负责人侯建彬带着40多个人和一个简单的工具产品—作业帮APP,走出百度。之所以下此决心,还跟去哪儿创始人庄辰超有点关系,庄辰超有一次来百度内部做分享,聊起创业的缘起,当时侯建彬就在下面,听完之后大受感触,直接给李彦宏发了一封邮件,要分拆作业帮。 两个月后,搜题大战,移动端的在线教育才算真正开始,不过,不是所有创业者都朝着搜题的方向去,很多人更多的围绕学生与老师的资源匹配,试图解决教育根本性的问题。 一个叫王翌的年轻人创办了流利说,拿到了挚信资本的2000万美元,其竞争对手乂学教育,由栗浩洋、王枫和周伟创立,青松基金创始人刘晓松非常看好这个团队,双方用了近一个星期就完成了1800万元、占股20%的投资谈判。而这个赛道的重量级选手“跟谁学”也粉墨登场,陈向东站在国家会议中心的发布台上,背后的大屏幕上闪烁着“50 000 000”美元的数字。 陈向东的高光时刻,却是另一个创业者的失意之时。“天之骄子”杨浩涌与自己的“宿敌”姚劲波坐到了一张桌子上,商谈合并之事,合并谈完之后,他顶着联席CEO的头衔,知道自己出局已经是迟早的事。 所以,杨浩涌计划把有潜力的业务板块独立出去,单独干,他把赶集好车网正式更名为瓜子二手车,并发布消息要投入2亿元进行推广。可姚劲波不愿意出这个钱,杨浩涌不得不自己找钱。投资人的意见几乎一致,你出来单干,我才投钱,后面的故事顺理成章,杨浩涌出走,瓜子一路融资,势如破竹。 投资人或创业者对2015年的这场资本盛宴记忆尤深,更多的项目,更大额的投资,每一次都在重刷记录,他们通常将此称为双创时代。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,政策的红利迅速在这一年掀起了创业群体的井喷式增长,热钱涌入,创投圈一个个如同打了鸡血,遍地寻找项目,催生互联网风口。 数据统计,2015年我国创业投资共发生2791起,披露2340起,总投资金额538.76亿美元,其中7月发生投资310起,共拿到投资108.63亿美元。 在这些资本之中,腾讯、阿里的存在感越发强烈,尤其是多次合并事件,都少不了A、T的身影,而百度在本地生活领域的白忙一场,转头奔向ALL in AI的远期战略,更使互联网格局从BAT三巨头并立开始转变为A、T两方称霸。 当时有一个段子,以前投资人会问创业者一个问题,“如果BAT也做怎么办”,后来投资人的问题变成了“AT不投怎么办”。 然而,腾讯、阿里和其他巨头们这些年逐渐构建起的庞大的、相互关联的“帝国”,如今却不得不亲自将其拆解与舍弃。 商业帝国时代一去不返,资本的无序扩张在2021年最终触碰到了边界,新的商业时代在这一年开启了序章。 (编辑:黄山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
站长推荐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