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根 可穿戴设备难以有效测试肤色较深的人群
发布时间:2022-03-28 17:33:48 所属栏目:数码 来源:互联网
导读:可穿戴设备大部分人都不陌生,很有人也都会佩戴。目前主要的形态还是基于手表来展开,其实可穿戴设备远不止手表这样一种载体形态。而基于智能手表形态的可穿戴设备,目前主要是两个技术方向: 一个是以侧重于医疗监 测为主的方向,比如苹果智能手表,从它
|
可穿戴设备大部分人都不陌生,很有人也都会佩戴。目前主要的形态还是基于手表来展开,其实可穿戴设备远不止手表这样一种载体形态。而基于智能手表形态的可穿戴设备,目前主要是两个技术方向: 一个是以侧重于医疗监 测为主的方向,比如苹果智能手表,从它推出开始,我就谈论过,苹果的智能手表本质根本不在手表本身,或者是运动数据的监测,而是要成为人体生命体态特征的监测入口。 另外一种则是当前比较普遍的,基于定位跟踪,或者是运动数据、睡眠情况的监测,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,可穿戴设备产业的进展并不乐观,或者说比较缓慢。 根据在美国心脏病学院第71届年度科学会议上发表的一项研究,这些测量对肤色较深的人来说可能不太准确。也就是说,可穿戴设备在追踪肤色较深用户心率方面效果较差。这些发现是基于对以前发表的10项研究的系统回顾,共涉及469名参与者。该研究汇集多项研究的数据,专门研究肤色如何影响可穿戴设备中心脏数据的准确性。 目前来说,大多数可穿戴设备的心率检测通过将一束光对准手腕,然后检测光被吸收的程度来检测心率和节律。更多的光吸收表明有更多的血液流经皮肤下的静脉。显然,深色与浅色皮肤所构建的算法模型是有差异的。按照浅色肤色构建的算法模型,在含有更多黑色素的深色皮肤中效果就会差很多,因为黑色素会吸收光线。不仅是心率监测会有差异,用于测量血液中氧气含量的脉搏血氧仪,对肤色较深的人来说也不会太理想。 从技术本身层面来看,技术是中立的,并不带有肤色歧视。但从商业的实际层面来看,商业的本质就是相对低的成本,获取相对高的效益,也就会出现对相对用户群不够大的深色肤色人群的忽视。但随着这个问题的提出,以及可穿戴设备的不断普及,相信这个问题将会获得解决。至少从技术本身层面而言并没有实质性的难度,而只是一个投入产出的问题。 (编辑:黄山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
相关内容
- 跌至2489元,三星E4屏+256GB,骁龙888旗舰机加速清仓撤离!
- 小米旗下最便宜骁龙8旗舰 Redmi K50电竞版首次减价2999元起
- iPhone14又一次传来好消息,双打孔屏业界属首创
- 华为真的开始回来了 短短两个月连发重磅专利预告新品来临
- 努比亚Z40S Pro首销战报 抖音3K-4K档榜首
- 接近麒麟9000!神秘的AMD超低功耗APU曝露 Zen2+RDNA2
- 索尼最强旗舰Xperia 1 IV透露 无缘骁龙8 Plus
- 冬奥会 不仅仅是LED屏的 主场 ,激光投影同样也 出彩
- 世界首款支撑测温的TWS耳机!荣耀Earbuds 3 Pro发布
- 有线无线,随心改变!测验微星GM41W多模电竞旗舰鼠标
站长推荐


